近日,四川地区强降雨导致的洪灾牵动人心,A股部分上市公司旗下资产也因本次灾情蒙受损失。
子公司开展抗洪抢险工作、优先转移危险品
8月18日晚间,盛和资源(600392)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子公司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乐山盛和”)及四川润和催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润和催化”,乐山盛和持股38.12%)所在的乐山市五通桥区于18日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,工厂水位较深,目前工厂已全部停产,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。
受此影响,盛和资源8月19日开盘后即迅速跌停,截至当日午后收盘报8.04元/股。
“8月17-18日,四川省持续遭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,乐山五通桥地区水位持续暴涨。乐山盛和厂区所在的五通桥金粟镇位于岷江下游,因地势低洼、靠近河道分流处,不断受到暴雨和岷江水位急速上涨的冲击。”盛和资源董秘郭晓雷接受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采访时称,汛情发生后,公司董事长及时做出指示,要求乐山盛和严防死守,保障人员安全。公司上下同五通桥政府全力应对,100余人有序开展抗洪抢险,在断水断电、物资紧缺的情况下,最终抢救出全部危险品及120余吨稀土产品。
据盛和资源8月19日晚间披露,8月18日凌晨3时许,受灾工厂接到政府灾情通知后,立即启动应急防汛预案,组织开展抗洪救灾工作,在断水断电、物资紧缺的情况下,全员上阵,分工配合,搭建围堰,检查危险品,抬升电器,实施抗洪抢险。为避免厂区内危险化学品造成二次危害,受灾工厂安排车辆优先转运危险品。
8 月 18 日 6 时 34 分,五通桥区启动一级防汛应急响应,受灾工厂加快抗洪和危险物资转运工作,并密切监控洪水水位变化情况。8 时 30 分左右,乐山盛和车辆被淹熄火,转运工作被迫停止。
8 月 18 日 9 时 20 分,第一轮洪峰来袭,洪水涌入,厂区内水位迅速上涨,受灾工厂立即停止抗洪救灾,人员撤离。10 时左右,工厂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出厂区至安全地点。未发生人员伤亡和危险品泄露。
8 月 19 日凌晨 1 时左右洪水逐步退去,由于工厂断水断电,直到凌晨 5 点左右乐山盛和重新投入物资抢救、损失清点和隐患排除工作。
乐山盛和已与保险公司联系定损赔偿
据披露,本次受灾的乐山盛和主要从事轻稀土冶炼分离业务,2019 年度合计生产稀土盐 28,226.97吨,销售 12,893.38 吨,生产稀土氧化物 7,778.98 吨,销售 4,542.58 吨,营业收入54,406.92 万元,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.82%。
润和催化主要从事稀土催化材料业务,2019 年度合计生产催化剂及分子筛20,748.67吨,销售15,485.68吨,营业收入26,152.09万元,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.76%。
18日晚间公告中盛和资源也表示,乐山盛和预计损失24,000-33,000万元,其中机器设备、厂房等固定资产损失2,000-5,000万元,存货损失22,000—28,000万元。润和催化预计损失15,000-19,000万元,其中存货12,000-13,000万元,机器设备、厂房等固定资产3000-6000万元。
不过据公司19日晚间披露的补充公告,经与乐山盛和核实,乐山盛和已投保财产一切险,保险期限自2020年5月29日0时至2021年5月28日24时,总保险金额为275,680,142.01元,其中,存货83,755,794.67元,机器设备及厂房111,638,619.92元,半成品80,285,727.42 元。乐山盛和已与保险公司联系定损、赔偿事宜。同时,经与润和催化核实,润和催化未投保财产险。
郭晓雷表示,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水,乐山盛和全力抗洪,确保了公司全体职工生命安全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后续乐山盛和将在五通桥政府指导下,根据汛情积极推进防灾防疫、定损及复工复产等工作。通过四川板块内部矿山企业、金属企业等发挥协同效应;通过集团公司内部资源互补、区域协同,克服这次洪涝灾害造成的困难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